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    

Trend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the Period 1995-2009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STIRPAT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乐勤[1,2] 李荣富[3] 陈素平[3] 祝亚雯[2] 许信旺[2]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合肥230036 [2]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池州247000 [3]池州学院资源经济贸易系,池州247000

出  处:《资源科学》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课题(编号:2010sk502zd);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1071337);池州学院自然重点课题(编号:2012zrz006)

年  份:2012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316-3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1_2012、CSSCI、CSSCI2012_2013、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能揭示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动态测度,结果表明:1995年-2009年,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4420.58万t增加到2009年的10919.11万t,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平均增幅为10.48%,碳排放强度由1995年的2.44t/万元降至2009年的1.09t/万元,呈持续下降态势,平均年降幅9.69%,煤炭类碳排放量占绝对优势,年平均为93.77%。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贡献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GDP能耗等驱动因子的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1582、0.2329、0.2424、0.2688、-0.1176。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5年、2020年的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15686.25万t、22519.10万t,碳排放强度将分别降至0.81t/万元、0.62t/万元。根据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碳排放驱动因子的边际贡献,提出了减少能源消费的政策建议,可为安徽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安徽省的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也可为中尺度(省级行政区)碳排放驱动因子研究及预测提供示范。

关 键 词:能源消费 碳排放 测度  驱动因子  预测  安徽省  

分 类 号: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