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疗效评价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rthroscopic disc repositioning and suturing technique for internal derangement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 [2]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河南商丘476100
基 金: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206);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计划项目(200816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启明星课题(04QMH141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0731100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848);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ZR1418200);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320006)~~
年 份:2012
卷 号:10
期 号:1
起止页码:47-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介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和临床评价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对接受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911例患者(1103侧关节)再次进行MRI检查,根据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MRI评价显示,1032侧关节达到良以上,有效率达93.56%(1032/1103);仅有71侧、6.44%(71/1103)的关节进行了二次关节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临床评价的平均随访期为15.3个月(2~29个月),结果为优者32.88%(48/146),良者57.53%(84/146),差者9.59%(14/146);总有效率为90.41%(132/146)。92.47%(135/146)的患者自主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组开口度改善(14.34±5.87)mm(P<0.001)。VAS术前29.76±23.35(0~80),术后3.71±7.91(0~50)(P<0.05)。失败组开口度改善不明显(P>0.05)。VAS术前3.33±5.77,术后36.67±30.55(P<0.01)。对MRI评价与临床评价2种方法进行χ2检验,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MJ内镜下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的微创术式,但其长期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关 键 词:颞下颌关节 结构紊乱 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 疗效评价
分 类 号:R782.6[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