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  ( EI收录)  

Formation and sedimentary model of shallow delta in large-scale lake.example from Cretaceous Quantou Formation in Sanzhao Sag,Songliao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筱敏[1,2] 刘媛[3] 方庆[4] 李洋[1,2] 刘云燕[4] 王瑞[1,2] 宋静[4] 刘诗奇[2] 曹海涛[4] 刘相男[2]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3]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 [4]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八厂,黑龙江大庆163514

出  处:《地学前缘》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题(2011ZX05009-002)和"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专题(2011ZX05025-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201104);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年  份:2012

卷  号:19

期  号:1

起止页码:89-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的物源主要来自凹陷北部和西南方向,具备了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有利地质条件,即盆地基底稳定沉降,盆广坡缓;古气候干热,古温度可达37℃;母源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古水体浅,小于10m,湖平面波动频繁,湖泊水位发生旋回变化等。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具有以下典型沉积特征:岩性细,成熟度中等,粒度概率曲线具有牵引流沉积特征;砂岩中发育有丰富的强水动力沉积构造;紫红色泥岩大面积展布,生物扰动强烈;垂向上多个间断正韵律相互叠置;具有叠瓦状前积反射地震相;三角洲大面积稳定展布,砂地比值低;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以及席状砂,不发育河口坝。气候是浅水三角洲展布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泊收缩,河流携带碎屑物质长距离搬运,形成枝状三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超过20km,宽度为800~1 800m。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湖泊扩张,受湖泊的阻碍作用,河道频繁分叉改道,形成网状三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不超过15km,宽度为500~1 600m。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广,纵横叠置,利于构成岩性油气藏。

关 键 词:三肇凹陷 白垩系泉头组  浅水三角洲 形成条件  沉积模式  

分 类 号:TE1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