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马氏理论”对“布氏框架”的超越    

On Transcendence of Marana's Theory to Bloom's Frame of the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陆灵明[1] 莫永华[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系,广西南宁530023

出  处:《远程教育杂志》

基  金:广西新世纪2010年教改工程项目"NVIVO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2010JGB047);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分层可视化方法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2009A049)研究成果

年  份:2012

卷  号:30

期  号:1

起止页码:79-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12_2013、JST、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布卢姆的分类学开创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研究的先河,影响了20世纪的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分类而教"已成为教学设计者的共识。2001修订版的布氏分类学沿袭了1956版的基本思路,对各要素进行了重新思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布氏分类的重大发展。而与2001修订版产生于同期的马扎诺分类,则以更为独特的视角,从人的行为模式出发,以人的意识控制程度作为依据,将人类学习活动的自我、元认知、认知和知识四大系统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构筑了一种层次分明而又合为一体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新分类力图打破布氏分类的"框架"局限,致力于"理论"的构建。他的分类理论反映了信息社会主流的知识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追求统一的心理学基础,提升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的地位与作用,并把"自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最高层次,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突破了以往教育目标分类"要素模式"的局限,丰富了分类学研究的内涵,体现了对原有的"布氏框架"的超越。

关 键 词:完成学业 要素分析  扎根理论 内容分析  编码  

分 类 号:G40-0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