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源识别  ( EI收录)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Zhangweinan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华山[1,2] 徐宗学[1] 唐芳芳[1] 于伟东[3] 程燕平[3]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焦作454003 [3]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德州253009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全球环境基金海河项目监测评价(ZWNOZJ017);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项目(KF2010-06)

年  份:2012

卷  号:33

期  号:2

起止页码:359-3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采用聚类分析、季节性Kendall法分析了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及水质变化趋势,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定性识别了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并对其贡献率进行了计算.空间聚类和站点因子得分计算后发现,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质空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位于流域西北部漳河中上游区域,该区域水质优良;第二类为卫河流域及漳卫南运河东部平原区,该区域水体受污染严重,水质较差,且沿途接纳点源排放口排入的污染物,水质空间变化较大.时间聚类和季节性Kendall趋势分析表明:流域水质在2002~2009年间可分为3个阶段2种变化趋势,2002~2003年为水质恶化阶段,卫河及漳卫南运河东部平原区干流水质严重污染,漳河上游及中游岳城水库水质也呈恶化趋势,但总体水质良好;2004~2006年为水质好转期,2007~2009年为第三阶段,水质进一步好转期.在2004~2009年间,流域整体水质虽然好转,但西南部的卫河流域及漳卫南运河东部平原干流区水环境状况依然堪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质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市政污水、重工业废水、化学工业废水、天然污染源和采矿活动,汛期农业生产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排放以及暴雨径流引起的非点源排放也占相当比例.采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评价了各种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可以为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污染控制战略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漳卫南运河 水质 多元统计分析  时空变化  污染源识别

分 类 号:X824] X8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