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分区多步最短路径极值法多值多次反射波追踪    

Multivalued and Multiple Reflected Raytracing with Extreme Value Based on the Multistage Modified Shortest-path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小平[1] 白超英[2] 刘宽厚[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 [2]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地球物理系,西安710054

出  处:《地球物理学进展》

基  金:国家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17)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2064-20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网格单元扩展的射线追踪算法,如:较为流行的有限差分解程函方程法和最短路径法均是建立在费马(最小走时)原理基础上的射线追踪算法,只能进行单值(最小走时)的多次反射波的追踪.然而当介质速度反差较大或存在复杂反射界面(如:常见的向斜、背斜、透镜体、塌陷构造等)时,将出现波前的自相缠绕(即蝴蝶结现象),相应的地震射线则为多值射线.为了模拟计算这种多值多次反射波,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值地震射线追踪算法,即分区多步最短路径极值算法,可进行含复杂反射界面速度模型中的多值多次反射波射线的追踪计算.其基本原理是:将炮点和和检波器均设为震源,分别进行下行波射线追踪至离散反射界面,求出各个反射点走时和路径,进而将反射点处的走时加起来,形成叠加‘走时'曲线(三维时为曲面),再对该曲线(或曲面)求极值点,极值点所对应的反射点即为该炮一检对的反射点位置,最后将炮—反射点—检波器的走时及相应路径连接,从而实现了多值多次反射波的追踪计算.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适应复杂介质的能力强.通过误差分析并与快速行进法之间的对比分析,认为分区多步最短路径极值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多值多次反射波的计算方法.

关 键 词:极值法 分区多步计算技术  改进型最短路径算法  快速行进算法  复杂起伏反射界面  多值多次反射波  

分 类 号:P6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