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盆地茅口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储集层预测  ( EI收录)  

Sequence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and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明毅[1,2] 胡忠贵[1,2] 魏国齐[3] 杨威[3] 刘满仓[3]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出  处:《石油勘探与开发》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国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富集规律及目标评价"(2011ZX05007-002)

年  份:2012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45-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20714766927)、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2种层序界面,据此将茅口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平均延时3.3 Ma。以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了层序格架内岩相古地理图,分析四川盆地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茅口期四川盆地以浅水型碳酸盐岩开阔台地沉积为主,发育浅水开阔台地、较深水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台地前缘斜坡等沉积相带。物性分析表明浅滩相亮晶颗粒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经白云石化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改造后储集物性更好,因而白云岩储集层、古岩溶储集层和浅滩储集层组成了茅口组主要的储集层类型。层序格架内储集层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高位体系域储集层相对发育,尤以层序2-HST在四川盆地西部、西南部形成的浅滩沉积区和层序3的古岩溶发育区最为有利,是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域。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茅口组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储集层预测

分 类 号:TE1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