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Zr,Co,Ni,V微合金化对含硅结构钢热浸镀锌性能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 of multi-alloying addition in bath on hot-dip galvanizing of Si-containing stee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长军[1,2] 苏旭平[1,2,3] 王建华[2,3] 王鑫铭[1] 涂浩[2,3]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105 [2]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3]常州大学先进金属材料常州市重点实验室,江苏常州213164

出  处:《材料热处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1110;50971111);青蓝工程;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70530006)

年  份:2012

卷  号:33

期  号:1

起止页码:69-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20714773850)、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了在锌池中依次添加0.1%Zr、0.1%Co、0.1%Ni、0.1%V微合金化元素对含硅结构钢热浸镀锌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扩散通道理论解释了合金元素及其协同作用对硅反应性抑制的机理。研究表明,锌池中添加0.1%Zr或0.1%Co+0.1%Zr时,会在ζ层外侧形成少量不连续的Zn-Fe-Zr或Zn-Co-Zr三元化合物,但其只减薄了Sandelin钢镀锌时的镀层厚度,而对抑制高硅钢的硅反应性基本没有贡献。继续添加0.1%Ni后,Ni会在纯锌层与ζ层的界面上富集,可抑制Q235钢的硅反应性,但不能抑制Q345钢中的硅反应性。直到锌池中添加了0.1%Zr-0.1%Co-0.1%Ni-0.1%V后,才能很好的抑制Q345钢中的硅反应性。此时,在自由锌层与ζ层的界面上形成了明显的Zn-Fe-Ni-V化合物。通过扩散通道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实验现象。

关 键 词:热浸镀锌 硅反应性  镀锌层 合金元素

分 类 号:TG174.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