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南海动力变形分区 ( EI收录)
Tectonic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Yinggehai-Qiongdongnan Basin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ectonic province division in South China S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武汉430074 [3]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411 70502);国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028009)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54
期 号:12
起止页码:3303-33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盆地地震剖面构造-地层的详细解释,在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简称莺-琼盆地)古近纪同裂陷充填序列中识别出一条区域性的构造变革界而T70,该界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显著的下削上超的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发育的时代为32~30 Ma,与南海海底扩张起始和红河断裂带左旋走滑的时间一致;T70界面将莺-琼盆地的同裂陷期地层分隔为断陷层和断坳层(琼东南盆地)或坳陷层(莺歌海盆地)两个构造-地层单元,这些构造地层单元和构造变革界面是南海及其周缘区域板块构造重组事件在莺-琼盆地的响应.论文结合前人成果,论述了以红河—越东—Lupar线断层为界,可以将南海及其周缘地区划分为结构构造、演化特征和动力学背景有显著区别的两个构造变形区:挤出-逃逸构造区和古南海俯冲拖曳构造区.以此构造变形分区为基础,确定了莺-琼盆地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其构造演化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南海周缘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及主要控制机制,并对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和陆缘盆地区的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挤出-逃逸构造区,古南海俯冲拖曳构造区,南海
分 类 号:P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