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研究    

A study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in osteoporo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东涛[1] 李富玉[1] 王剑[1] 刘继红[1] 燕南[1] 程咏梅[1] 胡爱华[2] 姜洪洋[3] 史风雷[4] 张美增[5] 李洁[6] 魏陵博[6] 姜荣钦[7]

机构地区:[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医院中医科,山东青岛266071 [2]青岛市社会福利院,山东青岛266071 [3]海阳市中心医院骨科,山东海阳265100 [4]青岛市骨伤医院骨二科,山东青岛266021 [5]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山东青岛26607 [6]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中医心内科,山东青岛266033 [7]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科,山东青岛266002

出  处:《中西医结合学报》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No.06-07LP52)

年  份:2011

卷  号:9

期  号:12

起止页码:1326-13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A-PROQEUST、EMBASE、IC、PUBMED、SCOPUS、普通刊

摘  要: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方法:应用文献整理、临床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草案,将诊断规范的辨证结果与专家经验辨证进行对照验证,根据临床验证结果对诊断规范进行反复修订,逐步完善。结果:初步建立了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包括定性与定位证候诊断两个部分。定性诊断包括精亏、气虚、阴虚、阳虚、血瘀,共5种定性证候;定位证候诊断其病在骨,其脏在肾,涉及肝、肺、脾(胃)、心。确立了各证候诊断的特异性症状与非特异性症状,并设定了满足诊断的条件。临床验证结果显示:用该诊断规范辨证的结果与专家辨证结果对照,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0.56%,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5.56%。结论:骨质疏松症中医常见证候诊断规范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 键 词:骨质疏松症 证候 诊断规范  中医药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