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全球的地方感”理论述评与广州案例解读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钱俊希[1,3] 钱丽芸[1] 朱竑[1,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3]英国爱丁堡大学人文地理系,爱丁堡,EH89XP

出  处:《人文地理》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25106310100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67)

年  份:2011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40-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关于地方文化意义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的意义正在被全球性力量中和与消解。在这种断裂之下,原有的对于"地方性"的想象反而在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被不断加强。本土社会力图在一个"时空压缩"的"超空间"时代中,保存其自身基于地方意义的身份认同。哈维认为,一切基于地方意义形成的认同都是反动与禁锢的。他提出,应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理解地方差异的形成,从而理解地方建构中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建构。但马西则在批判哈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进步)的地方感理论,指出应从多样的社会建构出发,理解地方性的形成过程。马西认为,地方的本质特点包括:开放以及与外界密切的社会联系;地方本身是一个过程,认同在不断的再建构过程中;地方内部具有其认同的多样性;进步的地方感并不否认地方性的存在等。基于马西的进步地方感理论,研究通过对广州关于移民以及粤语传承问题讨论中出现的话语进行的文本分析,指出广州本地社会在上述讨论的过程中,其少部分话语已经呈现出进步地方感所批判的禁锢性,因此需要在重新认识地方的过程中加以修正。

关 键 词:地方  地方认同  全球(进步)的地方感  哈维 马西  

分 类 号:K90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