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浓度BMSCs联合壳聚糖导管对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比较    

Comparison Study of Effect of Chitosan Conduit Combine with BMSCs in Different Density on Complete Spinal Cord Transection of Rat Repai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阳[1] 陈雪[1] 李奕[1] 陈颖[1] 高银峰[1] 宋戈[1] 王晓冬[1,2]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南通226001 [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南通226001

出  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64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09KJD310004);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年  份:2011

卷  号:30

期  号:6

起止页码:931-9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比较不同浓度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联合壳聚糖导管移植物在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中的修复作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分别以104/mL(A组)、106/mL(B组)和108/mL(C组)的浓度联合壳聚糖导管植入大鼠T8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中;术后12周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大脑皮层、损伤平面以下刺激时均能在腓肠肌内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其中皮层潜伏期C组短于A组,皮层振幅B、C组大于A组(P<0.05);取材后大体观察各组移植物均能和损伤脊髓两端整合良好;尼氏染色显示在再生区域中段神经元数目C组大于A、B组(P<0.05);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再生轴突能穿越胶质瘢痕界面长入损伤远端;电镜观察再生区域内有较多的有髓神经纤维,其中C组的有髓神经数目多于A组,髓鞘厚度大于A、B组(P<0.05)。BMSCs联合壳聚糖导管制成的人工组织移植物可以桥接脊髓损伤造成的缺损,部分恢复电生理特性,促进轴突再生,其中高浓度细胞组(C组)修复效果较好,提示该移植方法可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骨髓基质干细胞 壳聚糖 脊髓损伤 大鼠  

分 类 号:R318[生物医学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