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羊草+大针茅草原退化群落优势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
Point pattern analysis of dominant populations in a degraded community in Leymus chinensis + Stipa grandis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2]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呼和浩特010021 [3]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51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950602);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1MS0517和20080404MS0514)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35
期 号:12
起止页码:1281-128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草原退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群落生产力的大幅下降和植物个体的小型化,同时,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与一定强度的放牧压力保持平衡而相对稳定。该文应用摄影定位法测定了羊草+大针茅草原退化群落中4个优势种群羊草(Leymus chinen-sis)、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大针茅(Stipa grand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的空间格局。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格局上,4个优势种群均偏离完全随机模型和泊松聚块模型,而符合嵌套双聚块模型,也就是说,其空间格局表现为聚集分布,且在大聚块中分布着较高密度的小聚块。严重退化的草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嵌套双聚块空间分布格局当属一种集体行为,是种群适应过度放牧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为过度放牧导致的退化草原群落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生态学现象同植物个体小型化一样,是种群易化(正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过度放牧的胁迫下,种群通过改变个体性状及个体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实现自我帮助,以抵御外界的放牧压力达到自我保护,从而维持退化草原生态系统与放牧压力间的相对平衡。
关 键 词:完全空间随机模型 优势种群 易化 嵌套双聚块模型 零模型 摄影定位法 点格局分析 泊松聚块模型
分 类 号:S81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