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铜尾矿区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和氮磷含量研究    

An investigation of heavy-metal,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in nine dominant plant species in a copper mine tailings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宏[1,2] 沈章军[1,3] 陈政[1] 安宗胜[1] 孙庆业[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 [2]江苏电大昆山学院,江苏苏州215300 [3]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安徽合肥230061

出  处:《生态环境学报》

基  金: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41-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59)

年  份:2011

卷  号:20

期  号:10

起止页码:1478-14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杨山冲铜尾矿废弃地人工覆土上生长的9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植物对尾矿基质中重金属和氮磷的吸收特性以及与基质理化性质之间的关联。土壤样品采集时沿基质垂直方向分为4层:A层(覆土层0~5 cm)、B层(覆土层5~20 cm)、C层(尾砂层20~25 cm)、D层(尾砂层25~40 cm),植物样品采集时草本植物分地上和地下2部分、木本植物分根、茎和叶3部分采集。结果表明:随着9种植物生长,A层和B层基质理化性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在A层中w(总氮)、w(氨氮)、w(硝氮)、w(有效磷)和w(有机质)显著高于C、D层(P〈0.05),B层中w(有效态Cu)、w(有效态Zn)显著低于A、C、D层(P〈0.05)。9种优势植物对Cu、Pb、Zn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草本植物以根系积累为主,木本植物以叶片积累为主。草本植物对尾矿基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性,其中毛叶荩草(Arthraxon prionodes)根系中Cu、Pb、Zn的富集量均最大,耐性表现最突出,是较为理想的铜尾矿基质的修复物种。另外,本研究还发现,9种植物体内氮磷质量分数也各不相同,其中木本植物叶中氮磷质量分数均大于根、茎。木本植物体内w(总氮)与w(总磷)、w(Cu)、w(Zn)相关性较好,草本植物体内w(Cu)、w(Pb)、w(Zn)之间相关性较好,表明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铜尾矿 优势植物 重金属 吸收  耐性

分 类 号:S1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