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肝脏泡球蚴病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The correlation of CT perfusion imaging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静[1] 任波[1] 刘文亚[1] 温浩[3] 卿松[2] 谢卫东[1] 孙亚菁[1] 王海涛[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乌鲁木齐830054 [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乌鲁木齐830054 [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包虫病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54

出  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60100)

年  份:2011

卷  号:45

期  号:11

起止页码:1036-10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肝脏泡球蚴病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评价CT灌注技术在显示肝泡球蚴血管生成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肝脏泡球蚴病患者的螺旋CT灌注检查资料,绘制病灶边缘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测定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通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病灶边缘区域MVD计数和VEGF的表达,对不同类型TDC的灌注参数、MVD和VEGF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不同类型TDC各CT灌注参数与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1例为Ⅰ型TDC,6例为Ⅱ型TDC,两型TDC的BF分别为(111.7±27.6)和(158.9±39.5)ml·100g^-1·min^-1,BV分别为(15.1±6.2)和(26.8±8.4)ml/100g,MTT分别为(7.0±4.4)和(7.7±3.1)s,PS分别为(51.7±17.3)和(51.0±20.5)ml·100g^-1·min^-1,两型TDC之间BF、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97和-18.783,P值均〈0.05),MTT及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11和0.182,P值均〉0.05);两型之间MVD计数分别为(20.5±5.4)和(37.2±7.5)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223,P〈0.05),而VEGF计分分别为(2.1±1.0)和(3.2±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7,P〉0.05)。MVD与Ⅱ型TDC的BF、BV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789和0.878,P值均〈0.05),与MTr、PS间无相关性(P值均〉0.05);MVD与I型TDC各参数之间,以及VEGF与两型TDC各灌注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CT灌注成像不同TD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灶边缘不同的血管生成状态,有望为泡球蚴病灶边缘的血管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关 键 词:棘球蚴病 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研究  

分 类 号:R532.32] R816.5[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