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蜂蜜掺假识别  ( EI收录)  

Adulteration detection of honey based on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屠振华[1,2] 朱大洲[3] 籍保平[1] 陈红茜[1] 庆兆珅[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100062 [3]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2006BAD05A06-Z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127)

年  份:2011

卷  号:27

期  号:11

起止页码:382-3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14714541984)、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实现蜂蜜掺假的快速识别,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蜂蜜掺假现象进行了识别分析。该研究收集了中国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典型天然蜂蜜样品,根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蜂蜜掺假手段,掺假物质及相对含量情况配制了掺假蜂蜜样品,利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其透反射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独立软模式法(SIMCA),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等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蜂蜜掺假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4种方法在蜂蜜中掺入果葡糖浆和果葡糖水的情况下均能很好地识别出掺假蜂蜜样品,其中对于掺入果葡糖浆的掺假情况,校正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95%以上,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87%以上,对于掺入果葡糖水的掺假蜂蜜校正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93%以上,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84%以上。通过比较4种不同的识别算法,发现采用LS-SVM时,对两种掺假情况下校正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了100%,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蜂蜜掺假快速准确识别是可行的。

关 键 词:红外光谱 算法  模式识别 蜂蜜 掺假识别

分 类 号:O657.38] S37[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