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脱油油樟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The antibacterial study on extracts from de-oiled leaves of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against three of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宜宾644000 [2]宜宾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四川宜宾644000 [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基 金: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09FZ0090);宜宾市科技项目(200903019)~~
年 份:2011
卷 号:31
期 号:5
起止页码:690-6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探讨了油樟叶提取挥发油后的残渣的乙醇浸膏和乙醇浸膏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萃取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三种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抑菌曲线。结果显示,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为正丁醇萃取相(MIC、MBC:7·813、15.625mg/mL)>乙酸乙酯萃取相(MIC、MBC:15.625、31.125)>乙醇浸膏和水萃取相(MIC、MBC:31.25、62.5)>石油醚萃取相(MIC和MBC都高于5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为石油醚萃取相和乙酸乙酯萃取相(MIC、MBC:7·813、15.625)>正丁醇萃取相(MIC、MBC:15.625、31.125)>乙醇浸膏和水萃取相(MIC、MBC:31·25、62.5);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为乙酸乙酯萃取相(MIC、MBC:3.9063、7.813)>正丁醇萃取相(MIC、MBC:15.625、31.125)>乙醇浸膏和水萃取相(MIC、MBC:31.25、62.5)>石油醚萃取相(MIC、MBC:31.25、125)。由此可见,油樟叶提取物中存在抗菌活性物,其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萃取相和正丁醇萃取相。曲线结果表明,脱油后的油樟叶提取物对三种细菌的作用均属于浓度依赖型。
关 键 词:油樟叶 提取物 抑菌活性
分 类 号:S644.6] Q9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