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Belowground bioma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natural grassland on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德青[1,2] 于兰[3] 张耀生[1] 赵新全[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1 [2]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广西桂林541002 [3]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草业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61B03-1;2006BAC01A02);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6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09-01)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重点研究领域项目(cjc020144)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20

期  号:5

起止页码: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类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均呈"T"形分布,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在高寒草原表现为"W"型变化规律,其他各类草地均呈"N"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依次减小;地下净生产量大小依次为山地草甸(546.84g/m2)>山地草甸草原(410.76g/m2)>山地草原(358.12g/m2)>高寒草原(301.33g/m2)>山地荒漠草原(81.68g/m2),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均在45%以上;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除山地荒漠草原外),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8月份,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其他月份,不同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关 键 词:天然草地 地下生物量 净生产量 周转值  环境因子

分 类 号:S812.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