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人群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分析    

Signature analysis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on chronic cutaneous wou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玉峰[1] 付小兵[2] 陆树良[3] 韩春茂[4] 胡大海[5] 刘宏伟[6] 程飙[7] 章宏伟[8] 冉兴无[9] 谢挺[10] 李强[11] 王凌峰[12] 刘毅[13] 叶祥柏[14] 李鹰[15] 陈华德[16] 王润秀[17]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北京100101 [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研究所,上海200025 [4]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浙江杭州310009 [5]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烧伤整形科,陕西西安710032 [6]广州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广东广州511632 [7]广州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广东广州510010 [8]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南京210029 [9]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10]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北武汉430060 [1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12]内蒙古包钢医院烧伤整形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13]兰州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甘肃兰州730050 [14]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15]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山东济宁272029 [16]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广东广州510080 [1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广西南宁530021

出  处:《感染.炎症.修复》

基  金: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基金(WDF 09-467);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重点咨询项目(201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12CB518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6721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730090)

年  份:2011

卷  号:12

期  号:3

起止页码:134-1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研究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为选择正确的创面抗感染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性病例回顾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7—2008年我国17家医院中因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住院治疗患者的住院病历中有关细菌病原学特征进行记录,分析其规律。结果:共有1 488 201个病案被纳入观察对象,从中获得符合入选标准的2 513例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 d~96岁,中位年龄58岁。660个病案记录了细菌培养结果,1 853个病案无记录,144个记录显示培养结果为阴性,4个记录无法进行分类。记录革兰阴性杆菌36种,347株;革兰阳性球菌17种,265株;革兰阳性杆菌5种,7株;革兰阴性球菌1种,4株;真菌7种,42株;共计可分类阳性记录66种,6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含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其次为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少见。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真菌。结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特征复杂,提示在创面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并重视对创面的细菌培养,这样才能给予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或其他方式治疗,从而避免抗生素的联用及滥用,降低抗生素滥用造成的耐药性,以及抗生素过度使用而导致的医药费用的额外增加。

关 键 词:创面 难愈合 慢性 体表 病原微生物 中国  

分 类 号:R63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