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杏采后病害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s of postharvest apricot fruit diseases and indoor screening of fungicid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植物病理系,兰州730070 [2]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00
基 金:兰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10-1-40);兰州市科技局攻关项目(07-XH-05;2008-1-194)
年 份:2011
卷 号:37
期 号:5
起止页码:118-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确定引起杏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以延长杏果贮藏期,降低损失。[方法]对引起甘肃省兰州市杏采后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及回接试验,并针对主要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引起杏采后果实腐烂病的致病菌有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Lk.ex Fr.)、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Ehrenb.)]、青霉(Penicillium frequentans)、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laxa(Aderh.&Ruhl.)Honey]等6种真菌。其中链格孢、黑根霉和粉红聚端孢霉为主要致病菌,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8.5%、48.9%和9.4%。链格孢、黑根霉有伤无伤接种发病率均为100%,粉红聚端孢霉为83%。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悬浮剂对3种主要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94%以上。杏果实采后主要病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9000倍液和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常温浸果处理3 min,第7天和第13天,咯菌腈对粉红聚端孢霉、链格孢和黑根霉的防效分别为78.3%和65%、79%和67.5%以及80.3%和69.6%。异菌脲防效分别为76%和64.3%、78.3%和64.4%以及78.6%和66.4%。[结论]本文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杏采后病害的防治。
关 键 词:杏 采后病害 病原鉴定 室内药剂筛选
分 类 号:S436.6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