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gatella furcifera:A vector of the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杨[1] 潘峰[2] 周倩[1] 李冠华[1] 刘双清[1] 黄志农[3] 李有志[1]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8 [2]湖南省永顺县植物保护站,永顺416700 [3]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126

出  处:《应用昆虫学报》

基  金: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助(2010-2014);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CX2010B297)

年  份:2011

卷  号:48

期  号:5

起止页码:1314-13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为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SRBSDV)的媒介昆虫,阐明其传毒特性将有助于了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和建立相应的防治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测定了白背飞虱的传毒参数。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初孵若虫、3龄若虫、5龄若虫、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最短获毒时间分别是11、6、3、2和2min,最长获毒时间分别是19、12、9、8和8min。在26℃时,SRBSDV在不同虫态(初孵若虫、3龄若虫、5龄若虫、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白背飞虱体内的循回期分别是7~11、5~8、3~7、4~8和3~6d。5龄若虫、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在三叶一心稻苗的最短接毒时间为4、5和6min,最长接毒时间为8、10和11min;它们在分蘖初期稻苗上的最短接毒时间分别是5、7和7min,最长接毒时间分别是10、12和12min。白背飞虱获毒后可终身传毒,但不能经白背飞虱卵传毒,单虫最多传毒株数为87株,平均传毒48.3±0.8株。可见,该虫具有较强的获毒能力和传毒能力,秧苗易感染SRBSDV。因此,在防治上应尽量清除田间SRBSDV毒源植物,减少白背飞虱获毒的机会,在秧田期和移栽初期应重点防治飞虱。

关 键 词:白背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获毒饲育时间  循回期  接毒取食时间  

分 类 号:S435.11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