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5种杜鹃幼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及耐热性综合评价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response of five species in Rhododendron L. to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ir heat toler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凯红[1] 刘向平[1] 张乐华[1] 凌家慧[2] 李立[1]

机构地区:[1]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江西庐山332900 [2]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西庐山332900

出  处:《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基  金: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A31410);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2010DD00500);江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BN18700);江西省星火计划项目(2008CX06500)

年  份:2011

卷  号:20

期  号:3

起止页码:29-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JST、SCOPUS、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以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5个亚属5种杜鹃的4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对模拟高温(30℃和38℃)条件下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对各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杜鹃的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22℃)相比,5种杜鹃幼苗的MDA、H2O2和Pro含量以及CAT和APX活性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SOD活性则表现为在30℃条件下小幅增加、38℃条件下下降的趋势。CAT活性与H2O2和Pro含量及APX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APX活性与Pro含量和SOD活性分别呈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测定的6个单项指标转换成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7.52%。根据综合评价值(D),可将5种杜鹃的耐热性分为4个等级:白花杜鹃〔R.mucronatum(Blume)G.Don〕的耐热性最强,毛棉杜鹃(R.moulmainense Hook.f.)和羊踯躅〔R.molle(Blume)G.Don〕耐热性较强,红滩杜鹃(R.chihsinianum Chun etFang)耐热性较弱,红棕杜鹃(R.rubiginosum Franch.)的耐热性最弱。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种类进行耐热性预测,预测值与D值的次序完全一致,表明综合评价法可用于杜鹃苗期耐热性的评价。

关 键 词:杜鹃花属 幼苗 耐热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分 类 号:Q945.78[植物生产类] Q948.1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