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化学打顶对棉花群体容量的拓展效应    

Chemical Detopping Increases the Optimum Plant Density in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强[1,2] 张巨松[2] 周春江[3] 恽友兰[3] 李松林[3] 田晓莉[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化学控制研究中心,北京100193 [2]新疆农业大学/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52 [3]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9

出  处:《棉花学报》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B02-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3-5-22);新疆"十一五"重大专项(200731133-1);新疆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20090607111204609)

年  份:2011

卷  号:23

期  号:5

起止页码:401-4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常规人工打顶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18万、22.5万和27万株.hm-2),研究化学打顶对棉株形态、群体器官数量和经济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棉花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平均高出17%,中上部果枝显著变短,尤其是上部果枝平均比人工打顶短75%,冠层中部透光率平均提高约13%。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化学打顶棉花单位面积果枝数、主茎节间数多于对照。化学打顶棉花的皮棉产量在密度为18万株.hm-2时为2541 kg.hm-2,与人工打顶相当;当密度增加到22.5万株.hm-2时,化学打顶的产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600 kg.hm-2),而人工打顶较化学打顶产量下降了10%。因此,化学打顶的最适密度范围扩大,为进一步增密增产提供了可能。化学打顶对综合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

关 键 词:棉花 化学打顶  种植密度 株型 产量  

分 类 号:S5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