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棉花研究所,杨凌712100 [3]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00
基 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0JM301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7-0698);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B0704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年 份:2011
卷 号:30
期 号:5
起止页码:695-7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XJ2008菌株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类型、pH值、温度等因素对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确立了微菌核形成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采自新疆、江苏、河南、陕西、山东等地的15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适合于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大量产生的培养基为基础改良培养基(BMM)、pH值为9.5-11.5、温度为20℃。在该条件下,15个大丽轮枝孢菌株在接种后第12天即可产生大量的微菌核,不同菌株产生微菌核的数量及大小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均与病菌的致病性无相关性。
关 键 词:棉花黄萎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分 类 号:S476.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