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秦岭南北1951-2009年的气温与热量资源变化  ( EI收录)  

Variation of Air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from 1951 to 2009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旗[1] 卞娟娟[2,3] 郑景云[2]

机构地区:[1]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721013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90104);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0CB950103);气象行业专项(GYHY201106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359)~~

年  份:2011

卷  号:66

期  号:9

起止页码:1211-1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47个地面气象站1951-2009年日气温资料,对秦岭南北近60年温度带划分指标(包括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与积温、最冷月与最热月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等)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秦岭南北气候增暖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和积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951-1993年在年代波动中略有下降,而1993年之后则快速上升;但存在着季节和区域差异。在季节上,冷季(1月)平均气温与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1951-1985年均在波动中略有上升,1985年之后出现微弱下降;而暖季(7月)温度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在区域上,1993年之后,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及巴巫谷地的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分别较1993年之前增加了10天、10天、8天和5天,相应时段的积温分别增加了278℃、251℃、235℃和207℃;即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秦岭以北气温与热量资源增加幅度要比秦岭以南稍大一些。

关 键 词:气温变化 热量资源变化  秦岭南北 1951-2009年  

分 类 号:P468.0[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