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50年西南地区极端干旱气候变化特征  ( EI收录)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reme Drought Events in Southwest China during Recent 50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贺晋云[1] 张明军[1] 王鹏[1] 王圣杰[1] 王兴梅[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12);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项目(NWNU-KJCXGC-03-66)~~

年  份:2011

卷  号:66

期  号:9

起止页码:1179-11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DFYBKZL(收录号:475594)、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60-2009年西南地区108站逐日气温、降水等资料,计算年、月地表湿润指数,并进行标准化,统计极端干旱发生频率,对年际、年代际、季风期和非季风期的极端干旱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整体上,四川盆地西南部、横断山区南端、广西南部沿海和贵州北部是近50年来年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的地区;年代际变化上,20世纪60-80年代极端干旱呈逐渐减少趋势,高发区交替出现在东南—西北—东,90年代下降明显,整个地区都转湿,进入21世纪后,极端干旱距平呈现正距平,且增幅较大,区域间差异却显著减小。(2)季风期与非季风期的极端干旱变化有很大差异,季风期极端干旱频率在不断增加,多发生在四川盆地周边海拔较高的山区、广西大部和"帚形山脉"地带,海拔对季风期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有一定影响;非季风期缓慢下降,整体偏湿。(3)通过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发现,季风期西南极端干旱在2003年发生突变,非季风期在1989年突变,年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是季风期和非季风期的突变叠加的结果;年极端干旱存在准5年和准12年的周期变化。

关 键 词:西南地区  极端干旱  季风期  非季风期  时空特征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