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太湖流域主要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 EI收录)  

Assemblage structure investigation of macrozoobenthos and water quality bioassessment of the main river systems in Taihu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召仕[1,2] 蔡永久[1,2] 陈宇炜[1] 邵晓阳[3] 高俊峰[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310036

出  处:《湖泊科学》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7526007);科技部科技基础工作专项项目(2006FY110600)联合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23

期  号:5

起止页码:686-6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10年4月和7月对太湖流域五水系(苕溪、南河、洮滆、黄浦江和沿江水系)73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两次调查,分析各水系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各水系的水质状况.所有采样点共记录底栖动物88种,隶属于3门8纲48科.全流域主要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888.91 ind./m2和105.18 g/m2.寡毛类占平均密度的94.19%,腹足类在生物量中所占比例最高,为72.50%,霍甫水丝蚓在五水系中均处优势地位.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沿江水系与苕溪、南河、洮滆和黄浦江水系,苕溪与洮滆水系底栖群落具有显著差异.霍甫水丝蚓是导致这五个水系群落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铜锈环棱螺、苏式尾鳃蚓、羽摇蚊、钩虾属一种、红裸须摇蚊、河蚬、小摇蚊属一种、摇蚊亚科一种、侧叶雕翅摇蚊、中国长足摇蚊和长角涵螺.典范对应分析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正磷酸盐磷、总氮、硝态氮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显著相关.BPI和Wright指数评价结果发现五水系整体处在中污染状态.

关 键 词:太湖流域 水系  底栖动物 生物评价

分 类 号:Q958.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