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2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石家庄050021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44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09-007)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19
期 号:5
起止页码:1109-11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长期定位试验,应用土钻取土和土壤溶液取样器取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变化,计算了不同氮肥处理通过根系吸收层的硝态氮淋失通量。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生长季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和淋失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相同氮肥水平下增施磷、钾肥增加了作物的收获氮量,施磷肥增加的作物收获氮量最高可达123 kg.hm-2.a-1,施钾肥增加的作物收获氮量最高为31 kg.hm-2.a-1。不同灌溉水平下0-400 cm土体累积硝态氮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控制灌溉(小麦季不灌水,玉米季灌溉1水)、非充分灌溉(小麦季灌溉2-3水,玉米季按需灌溉)、充分灌溉(小麦季灌溉4-5水,玉米季按需灌溉)各处理剖面累积硝态氮量分别为1 698 kg.hm-2、1 148 kg.hm-2和961 kg.hm-2。与非充分灌溉和充分灌溉处理相比,控制灌溉在100-2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层次,2003-2005年间控制灌溉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23%;非充分灌溉处理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22%;充分灌溉处理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47%。免耕措施降低了作物产量,影响土壤水的运移,增加了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根据作物所需降低氮素投入(N 200 kg.hm-2.a-1),增施磷、钾肥,控制灌溉量是减少华北山前平原地区硝态氮淋失,保护地下水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小麦-玉米轮作 硝态氮累积 氮淋失 水量平衡 施肥 灌溉措施 免耕
分 类 号:S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