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赣州近30年气候变化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Early Rice Yield in Last 30 Years in Gan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远玉[1] 张智勇[2] 刘翠华[1] 张红林[3] 聂秋生[4] 张瑞祥[3]

机构地区:[1]赣州市气象局,赣州341000 [2]南康市气象局,南康341400 [3]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赣州341000 [4]江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南昌340046

出  处:《中国农业气象》

基  金:科技部;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江中下游高产优质双季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试验研究"(GYHY20100602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赣州水稻综合试验站"(农科教发[2011]3号);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绿色超级杂交稻的选育"(2009BNA03900)

年  份:2011

卷  号:32

期  号:3

起止页码:388-3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以赣州市1980-2009年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为基础,对赣州双季早稻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早稻气象产量与其生长期气象因子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近30a早稻的单产随时间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呈线性增长,90年代后期开始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近30a早稻生长期的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升温速率为0.35℃/10a,90年代末以前增温不明显,但随后气温跳跃上升,其中2000-2009年的平均气温比90年代上升了0.7℃,气温与早稻产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气候变暖对早稻增产起抑制作用;(3)近30a早稻生长期的降水量呈减少态势,其递减速率为157.6mm/10a,降水量与早稻产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早稻生长期间降水量由多变少,并有逐年减少趋势,降水不足将是影响未来早稻高产的主要因子之一;(4)近30a早稻生长期的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年际间和年代际间的变幅都较大,日照时数与早稻产量呈明显的负相关,表明日照太强对早稻生产有不利影响;(5)近30a早稻灌浆乳熟期的气温呈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高温逼熟"天气明显增多,且灌浆乳熟期气温与早稻产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灌浆乳熟期的高温热害也是影响赣州早稻优质高产的关键因子之一。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早稻产量 相关分析  赣州  

分 类 号:S511.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