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Ⅲ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后疫情回升地区疫情变化分析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n national endemic situation of schistosomiasis Ⅲ Changes of endemic situation in endemic rebounded counties after transmission of schistosomiasis under control or interrup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静[1] 林丹丹[2] 吴晓华[1] 朱蓉[1] 汪奇志[3] 吕尚标[2] 杨国静[4] 韩阳清[5] 肖瑛[6] 张奕[7] 陈文[8] 熊孟涛[9] 林睿[10] 张利娟[1] 徐俊芳[1] 张世清[3] 汪天平[3] 闻礼永[8] 周晓农[1]

机构地区:[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上海200025 [2]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3]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4]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5]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6]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9]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10]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4-011)

年  份:2011

卷  号:23

期  号:4

起止页码:350-3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达到传播控制(传控)和传播阻断(传阻)后疫情回升地区的疫情变化情况,为修订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巩固达标地区防治成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国7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中的12个疫情回升县(市、区),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各县达传控前10年和以后各年(至2008年或2009)的疫情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其疫情变化情况及达标后疫情回升因素。结果达传控后疫情回升县的疫情巩固时间平均为5±3年。山丘型和湖沼型流行区钉螺面积分别在达标后第7年和第12年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10%以上,水网型流行区钉螺面积相对稳定在较低水平;感染性钉螺密度的回升时间与活螺密度的回升高峰基本一致;湖沼型流行区在达传控后2年居民感染率即回升至〉10%。达传阻后疫情回升县的疫情巩固时间平均为7±4年。达传阻后湖沼型、水网型和山丘型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率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钉螺面积在达传阻后的3~6年先后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2%以上,而活螺密度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则在钉螺面积回升的当年或随后2~3年相继出现回升。结论受生物、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控和传阻达标地区疫情回升主要表现为螺情回升。建议修订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流行区的螺情变化规律、钉螺面积或感染性钉螺密度等因素对疫情的影响。传控和传阻地区应建立敏感而有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达标后的疫情监测和巩固工作。

关 键 词: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传播阻断 疫情 回顾性调查 中国  

分 类 号:R53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