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福建太姥山地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s in Taimushan area,Fujian Province,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良林[1] 周汉文[1,2] 陈植华[3] 王锦荣[4] 肖依[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3]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莆田351111

出  处:《岩石矿物学杂志》

基  金:福建花岗岩地质地貌综合景观对比研究资助项目(2009046095)

年  份:2011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593-6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福建太姥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是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野外和岩相学分析表明该地区花岗岩岩类分布广泛,岩性以钾长花岗岩为主。岩石中发育典型的显微文象结构,缺少暗色矿物。岩石具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分异指数等特点,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并缓向右倾斜、重稀土较为平坦、呈明显铕负异常的海鸥型展布;多数花岗岩具有Rb、U、Th、La等元素强烈富集而Ba、Sr、P、Ti等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锆石LA-ICP-MS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太姥山地区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96.6±1.6Ma(MSWD=0.65),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太姥山地区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范畴。其岩浆来源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结合多组地球化学图解、野外地质和区域背景及年代学判定该地区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在早、晚白垩世之交,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处于不断伸展之中,导致大量的构造-岩浆活动,太姥山地区A型花岗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关 键 词:A型花岗岩 晚中生代 构造环境 太姥山地区  福建东南沿海  

分 类 号:P588.121] P595[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