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荧光显微技术在枣疯病病原鉴定中的应用    

Fluorescence Microscopic Diagnosis of Chinese Jujube Tree Infected with Phytoplas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秀伶[1] 刘孟军[1] 刘丽娟[2] 郑来宽[3] 周俊义[1] 刘平[1]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保定071001 [2]河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保定071001 [3]河北阜平红枣局,阜平073208

出  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70520;河北农业大学9816项目资助

年  份:1999

卷  号:22

期  号:4

起止页码:46-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AB、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易感染枣疯病的阜平大枣为试材,对影响枣疯病病原荧光显微观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苯胺蓝(aniline blue)、 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2HCsd1)和阿的平(quinacrine)3种荧光染料均可用于枣疯病病原鉴定,其中以 DAPI效果最佳。 DAPI用于定性分析的最适浓度为 0.3μg·mL-1,用于定量分析的最适浓度为1.0μg·mL-1;对于尚未木质化或木质化程度很低的幼嫩组织切片应至少染色20min,对于高度木质化程度的组织切片应至少染色50min;带病原试材在4℃冰箱保存20~30d,在5%戊二醛中固定45~60d对观察结果无明显影响。以DAPI为染料对枣头、枣吊、叶柄、叶主脉、花梗、枝、树干皮、枣股、托叶刺、根、幼果以及接近成熟果实的组织切片进行了荧光显微观察,初步选定枝条作为最佳取材部位。

关 键 词:荧光显微技术  枣疯病 类菌原体 病原鉴定

分 类 号:S436.65] S43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