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植物对土壤中铀的吸收与富集    

Uranium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 Plants on Soi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万芹方[1] 陈雅宏[2] 胡彬[3] 任亚敏[2] 王亮[2] 林宏辉[4] 邓大超[5] 柏云[5] 夏传琴[1,2]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 [2]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 [3]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遂宁629000 [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 [5]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621900

出  处:《植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776021)

年  份:2011

卷  号:46

期  号:4

起止页码:425-4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核工业发展导致重金属铀排放和扩散,并造成了地表土壤的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如何修复铀污染土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廉、安全和环保的特点成为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新选择。寻找理想的铀富集植物是这一技术的基础和关键。该文通过实验模拟铀污染的土壤(土壤中铀的浓度为100 mg.kg–1),进行一次和二次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后,从4个方面对植物修复铀污染土壤效果进行评估,即富集铀的浓度、生物提取量、生物富集系数(BFS)和转运系数(TFS)。实验结果表明:第1次修复时,四季香油麦菜(Lactuca dolichophylla)地上部富集铀的浓度为1.67×103 mg.kg–1,生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大于3;第2次修复时,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富集铀的浓度与第1次修复相比变化不大,而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和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富集铀的浓度与第1次修复相比均减少4–8倍;施加土壤改良剂鸡粪肥、海藻肥和柠檬酸后发现海藻肥和柠檬酸能够增强植物对铀污染土壤的修复;对两次修复土壤中铀的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次修复时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铀的含量降低,造成第2次修复的难度增加。

关 键 词:富集  添加剂 植物修复 土壤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