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in young Chinese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鑫[1] 刘启峰[2] 徐晔[1] 欧阳涛[1] 李金锋[1] 王天峰[1] 范照青[1] 范铁[1] 林本耀[1] 解云涛[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100142 [2]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419)

年  份:2011

卷  号:91

期  号:26

起止页码:1817-18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中国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1994年1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538例Ⅰ~Ⅲ期可手术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0岁且有完整随访资料者1075例。按年龄将1075例患者分为年轻组(≤40岁,208例)和对照组(41~60岁,86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年轻组更倾向于淋巴结转移(P=0.016)、雌激素受体表达阴性(P=0.016)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阳性(P=0.001)。年轻组和对照组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3.3%和84.1%(P〈0.001),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3.5%和89.1%(P=0.004)。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Ⅰ-Ⅱ期患者中年轻组预后不良,而在Ⅲ期患者中年轻组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Ⅰ-Ⅱ期患者中,年龄≤40岁是影响DFS(HR=1.78,95%CI:1.19—2.66;P=0.005)和OS(HR=1.71,95%CI:1.01~2.90;P=0.046)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这种不良预后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更为明显。

关 键 词:乳腺肿瘤 疾病特征 年龄因素 预后

分 类 号:R737.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