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圈养林麝脓肿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n Pathogens of Musk Deer Abscess Disease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Assa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 [2]片仔癀麝业公司四川省米亚罗养麝场,四川理县623102 [3]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疫病防控与食品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
基 金:成都大熊猫繁殖研究基金(2010-2011)
年 份:2011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522-5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确定林麝化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药物)。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对28个人工饲养的发病林麝脓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然后对分离病原菌进行16S rRNA基因PCR扩增及测序分析鉴定,再进一步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3种可疑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用昆明小鼠分组进行系列病理实验,最后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脓灶中共分离到12种细菌,其中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21.4%、14.3%,其他菌的检出率较低。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与16S rRNA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小鼠致病性实验中进行了脓液培养后注射,分离到单菌鉴定后进一步分别注射,剖检后进行接种划线鉴定并得到与注射前相同的病菌,确定了这几种菌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实验最终确定针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有效药物为环丙沙星,对这3种病菌的有效药物为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结论初步确定林麝脓肿病主要是由于化脓隐秘杆菌原发感染,进而引起其他病菌的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最终导致病重死亡;环丙沙星等为敏感药物。
关 键 词:林麝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药敏分析
分 类 号:S858.9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