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2]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083 [3]挪威科技大学医学院 [4]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基 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1);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专项基金(2002DEB2006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55B02-03)
年 份:2011
卷 号:36
期 号:14
起止页码:1895-19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大鼠长期给予雄黄后砷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的蓄积性,以探讨雄黄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将禁食16 h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雄黄0.16 g.kg-1组(28只)。雄黄组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0.5,1,2,4,8,16,36 h时间点各取4只大鼠,取全血、心脏、肝脏、肾脏、肺和脑组织,测定砷含量。②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雄黄0.16,0.08,0.02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给药3个月。于末次给药后16 h取血、肝、肾、脑,测定砷含量。结果:单次给予雄黄0.16 g.kg-1后,一定量的砷能吸收进入体内,分布于血液和心、肝、肺、肾、脑等主要脏器,达峰时砷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血液>肾>肺>肝>心>脑。血液中砷水平远高于其他脏器中砷水平,这一分布特点可能为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雄黄反复给药3个月后,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砷蓄积。在相同的雄黄剂量组,肾脏的砷蓄积倍数最高,其次是肝脏。然而在砷含量方面,血液中的砷含量远高于其他脏器的砷含量,砷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血液>肾脏>肝脏>脑。雄黄长期用药时可造成肝、肾组织轻度病理变化,可能与肝、肾组织的砷蓄积相关。但未见血液与肝肾毒性相关的生化指标变化,说明肝脏与肾脏毒性较轻。结论:雄黄的可溶性砷可吸收入体内,广泛分布于主要脏器中。长期用药后,砷可在血液、肾脏、肝脏、脑组织蓄积,其中肾脏、肝脏砷蓄积与肝、肾毒性有关。血液是砷分布水平最高的部位,可能是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
关 键 词:雄黄 矿物药 毒性 砷 蓄积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