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多民族地区出生缺陷分析(英文)    

Analysis of birth defects in Xinjiang multi-ethnic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钱若筠[1] 刘红[2] 钟南[3] 王瑞[4] 邹红云[4] 何江[4] 余伍忠[4]

机构地区:[1]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麻醉手术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2 [3]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遗传学系,北京市100191 [4]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出  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  份:2011

卷  号:15

期  号:20

起止页码:3797-38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核心刊

摘  要:背景: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条件、气候环境等差异较大。目的:了解新疆不同民族出生缺陷发生发展趋势、病种及民族和地区差异。方法:根据新疆特殊的民族、地理条件及经济状况,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13个县(市)作为监测点,使用《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填报《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和《围产儿情况季报表》。出生缺陷的诊断采用ICD10诊断标准。对2005-01/2008-124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分析出生缺陷的病种及其在各民族、地区的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新疆地区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为97.43/万,4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表现为2006年较上一年度显著降低后,随之又逐年上升。出生缺陷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天山以南地区高于天山以北、以东及乌鲁木齐地区。在新疆的主要民族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以锡伯族和维吾尔族最高,满族和哈萨克族次之,汉族最低。4年间满族、蒙古族、回族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有较小波动;但锡伯族却经历了一次大起大落的变化。出生缺陷病种前5位依次为神经管畸形、总唇裂、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唇裂合并腭裂。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存在民族和地理差异。

关 键 词:出生缺陷  发生率 围产儿 监测  变化趋势  

分 类 号:R318[生物医学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