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巴丹吉林沙漠湖相沉积的探地雷达图像及光释光年代学证据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mages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for Lacustrine Deposition of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旸[1] 王乃昂[1] 何瑞霞[2] 李景满[1] 赖忠平[3]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3]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

出  处:《中国沙漠》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9033;41001116);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20090211110025);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lzujbky-2010-221);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YOSF106001)共同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31

期  号:4

起止页码:842-8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应用探地雷达对巴丹吉林沙漠南部高大沙丘下伏地层进行了探测,在探地雷达剖面沿线采集湖相沉积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图像解译,探地雷达反射波与沉积相有相关关系,根据探地雷达数据与沉积信息重建沙丘下伏结构与沉积环境。研究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该测区下伏地形平坦,流沙覆盖区的风成沙是覆盖在古湖相沉积层之上的。样品光释光测年结果反映,在MIS 5e阶段和MIS3阶段,巴丹吉林沙漠南部存在大湖期或高湖面,之后湖相沉积物或钙质胶结层与风成沙因不同的干湿环境而交替叠积;局部流沙覆盖区甚至在距今7ka前后还存在有浅湖-沼泽环境。质言之,在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丘的形成过程中,气候的多次波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关 键 词:下伏地层 湖相沉积 探地雷达 光释光测年 巴丹吉林沙漠 气候波动

分 类 号:P539.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