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沿淮地区高温热害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Da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ice Yield in the Area along Huaihe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冯德花[1] 蒋跃林[1] 杨太明[2] 陈金华[2]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2]安徽省气象科研所,安徽合肥230031

出  处:《安徽农业科学》

基  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2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6)

年  份:2011

卷  号:39

期  号:16

起止页码:9680-96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沿淮地区高温热害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沿淮10个站1965~2009年气象资料和1967~2006年安徽一季中稻产量资料,分析沿淮夏季高温天气发生特征和高温热害强度;在前人提出的水稻高温热害指标的基础上,以沿淮地区水稻典型种植区域长丰县为代表,结合历史产量资料对长丰高温热害产量灾损率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沿淮高温天气发生频繁,高温热害自西向东呈"N"字形走向,位于沿淮中部的淮南、蚌埠高温天气发生频次较多,与皖南山区毗邻的霍邱、寿县较少,发生时段多集中于梅雨过后的7月中下旬~8月上旬,此时正值一季中稻孕穗抽穗开花期,对水稻产量影响明显。沿淮长丰县一季中稻产量随着高温热害持续时间的增加灾损率不断加大,但其发生概率减小,高温热害灾损率频发的强度等级主要集中在I级和Ⅱ级。水稻生殖生长阶段高温热害持续时间越长,灾害损失率越大,但其相应发生的概率较小,反之亦然。[结论]该研究为高温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高温热害 分布特征  水稻 灾损率  沿淮地区  

分 类 号: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