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我国六城市调查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益兵[1] 邹泓[2]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心理学系,安徽合肥230036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出  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评估及其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研究"(05JJDXLX00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研究"(2011sk083)成果之一

年  份:2011

卷  号:24

期  号:7

起止页码:59-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采用生活事件检核表和社会适应问卷对全国2048名城市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考察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90%的青少年至少经历1次日常负性事件,57.8%的青少年至少经历1次重大负性事件,人际、学业、家庭经济和父母是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四大主题;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和影响率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随年级升高日常事件的发生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影响率呈线性增长趋势,重大事件的发生率与影响率均呈线性增长趋势;日常负性事件对社会适应的消极功能具有更大的预测作用。因此日常负性事件是青少年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青少年消极功能具有更大的不利影响。

关 键 词:青少年 负性生活事件 发生率 影响率  适应功能  

分 类 号:G444[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