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    

Modeling Reciprocal Altruism by Game Theory with Its Metaphysical Presupposi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鹤玲[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出  处:《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  份:1999

卷  号:21

期  号:6

起止页码:6-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1999、RCCSE、RDFYBKZL(收录号:126661)、RWSKHX、普通刊

摘  要:经典自然选择学说和亲缘选择理论难以解释有机体的利他行为。互惠理论提出,一个有机体付出代价帮助另一个有机体,可以在下一次受另一个有机体帮助时获益更大。以此为基础,人们建立起标准迭演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修正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以及厨师困境博弈模型,对不同情况下的利他现象作出了解释。互惠利他主义博弈论模型的形而上学预设,是有机体的行为理性。行为理性不同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后二者中理性的主体都是有意识的人或者人的集团,而行为理性中并不需要主体具有主观动机,只需要它们有行为。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中的基本假定,都建立在理性预设的基础之上。行为理性冲击了我们通常的理性概念,在利他现象的研究中显示出其方法论优势。

关 键 词:互惠理论  生物学哲学 利他主义 博弈论 动物行为

分 类 号:Q958.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