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米非司酮抗早孕宫腔组织的病理学研究    

Study of Histopathology of Endometrium Following Termination of Early Pregnancy Using Mifepristo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邱晓燕[1,2] 李大金[1,2] 周先荣[1,2] 酆豫增[1,2] 李超荆[1,2]

机构地区:[1]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2]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年  份:1999

卷  号:34

期  号:5

起止页码:272-2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9例应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即刻刮宫的宫腔组织物、40例米非司酮终止早孕1周后刮宫的宫腔组织物及20例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2~12周因异常出血刮宫的宫腔刮出物组织石蜡块,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嗜焰红和酒石磺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技术,观察不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人胎盘生乳素(hPL)的表达及嗜焰红颗粒和网状纤维的变化。结果药物流产时,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尤其是底蜕膜组织难以排出。有滋养层细胞可以长期存活并具有功能的现象,从而影响局部子宫内膜的修复。米非司酮作用后蜕膜组织颗粒细胞中嗜焰红颗粒明显减少,底蜕膜组织中网状纤维溶解不完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2周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不全流产。结论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不全流产,底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和局部内分泌因素影响子宫内膜的修复。底蜕膜部位网状纤维溶解不完全,可能是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和不全流产的原因之一。

关 键 词:米非司酮 子宫出血 病理学 早孕 终止妊娠

分 类 号:R169.4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R714.4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