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泥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勘探和开发的影响  ( EI收录)  

Feature of Muddy Shale Fissure and Its Effect for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龙鹏宇[1] 张金川[1] 唐玄[1] 聂海宽[1] 刘珠江[1] 韩双彪[1] 朱亮亮[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处:《天然气地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页岩气聚集机理与成藏条件"(编号:40672087);国家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编号:2009GYXQ-15)联合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22

期  号:3

起止页码:525-5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_E2011_2012、EI、I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裂缝既可为页岩气提供聚集空间,也可为页岩气的生产提供运移通道。泥页岩作为一种低孔低渗储层,页岩气生产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吸附气含量与游离气含量、天然微裂缝与压裂诱导缝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泥页岩裂缝的成因类型、识别特征、基本参数(宽度/张开度、长度、间距、密度、产状、充填情况、溶蚀改造情况等)、孔渗性、地质控制因素及其对页岩气聚集和产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泥页岩中主要存在5种裂缝,即构造缝(张性缝和剪性缝)、层间页理缝、层面滑移缝、成岩收缩微裂缝和有机质演化异常压力缝;控制裂缝形成的地质因素复杂,主要有区域构造应力、构造部位、沉积成岩作用、岩性、岩相、物性及地层压力等;裂缝识别特征及成因机制各不相同,其对页岩气的吸附和解析以及渗流性响应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页岩气有利勘探目标区应首选那些拥有较高渗透能力或具备可改造条件的泥页岩裂缝发育带。

关 键 词:泥页岩 裂缝  发育特征 地质因素 孔渗性  页岩气 勘探开发  

分 类 号:TE1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