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胶东三山岛金矿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及矿床成因  ( EI收录 SCI收录)  

Comparative studies on fluid inclusion in different depths and ore genesis of the Sanshandao gold deposit,Jiaodong Peninsul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晓辉[1] 范宏瑞[1] 胡芳芳[1] 杨奎锋[1] 蓝廷广[1] 郑小礼[2] 金念宪[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莱州264000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25010);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20089930)联合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1327-13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92712600008)、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92712600008)、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三山岛金矿位于胶东西北部,属于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中温、中低盐度H2O-CO2-NaCl±CH4流体;中深部成矿流体对比研究表明,在纵深超过2000m范围内,成矿流体具有较一致的成矿流体介质条件,主成矿均一温度为170~330℃,成矿压力为50~255MPa。H、O、C同位素表明,深源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很可能是与金矿床伴生的基性幔源岩浆脱水形成的岩浆水,在地壳浅部遭受到大气降水的混合,而S同位素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矿区浅表在成矿晚期可能受到了表生硫影响而导致δ34S偏高。水岩反应、成矿应力场转变及表面吸附电化学还原反应等导致金沉淀成矿。

关 键 词: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深部矿体 破碎蚀变岩型  三山岛金矿 胶东  

分 类 号:P618.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