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吉林省海沟石英脉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 EI收录 SCI收录)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igou lode gold deposit,Jili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松[1,2] 曾庆栋[1] 刘建明[1] 汪在聪[1,2] 王永彬[1,2] 任德奎[3] 高吉河[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吉林海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133600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综合研究项目(20089931)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1287-12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92712600005)、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92712600005)、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海沟金矿床地处夹皮沟-海沟成矿带东南端,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该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杂岩体中,由多条含金石英脉组成。成矿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Ⅰ.钾长石-石英脉阶段;II.乳白色石英-(少)黄铁矿-(少)金阶段;III.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金阶段;IV.碳酸盐-石英-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海沟金矿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存在一定差异,早期成矿阶段(第Ⅱ阶段)以H2O-NaCl包裹体(Ⅰ类)为主,偶见含子晶包裹体(Ⅳ类);主成矿阶段(第Ⅲ阶段)以CO2-H2O-NaCl包裹体(II类)为主,并含有少量纯CO2包裹体(III类);成矿后阶段(第Ⅳ阶段)以H2O-NaCl包裹体(Ⅰ类)为主。早期成矿阶段、主成矿阶段、成矿后阶段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227~497℃、189~427℃、130~267℃,对应盐度分别为0.53%~10.23%NaCleqv、0.35%~9.23%NaCleqv、0.18%~3.27%NaCleqv。早期成矿阶段和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相对较高,成矿后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明显降低;在空间上,主成矿阶段矿床深部包裹体的盐度较矿床浅部偏高。拉曼和气相色谱结果显示,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CO2、N2、CH4、C2H6为主,并含有少量H2S,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流体;包裹体液相离子成分主要为Na+、K+、Ca2+、Cl-,个别包裹体中含有少量Mg2+、F-离子。主成矿阶段不同类型、不同相比包裹体均一温度相近,显示不混溶特征。流体减压引起的不混溶作用可能是海沟金矿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石英脉型金矿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演化 海沟

分 类 号:P618.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