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on post-stroke abnormal movement pattern prevented and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慧敏[1] 唐强[2]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38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  处:《中国针灸》

年  份:2011

卷  号:31

期  号:6

起止页码:487-4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CD、CSCD_E2011_2012、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针刺与康复结合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异常模式的影响,并采用康复学方法进行评定。方法:将90例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针康组)、体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药物组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针康组、体针组在药物组治疗之上分别加头穴(顶区、顶前区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及传统体针(肩髃、风市等)配合持续电针,共治疗8周。各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疗效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关节活动度(ROM)测量和肩部疼痛评分为观察指标进行康复学评定。结果:针康组有效率为93.1%(27/29),优于体针组的66.7%(20/30)与药物组的57.1%(16/28)(均P<0.01)。各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肌张力Ashworth分级、下肢及肩关节ROM测量和肩部疼痛评分(除药物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针康组在Fugl-Meyer评分、肌张力Ashworth分级、上肢ROM测量和肩部疼痛评分改善方面显著优于体针组及药物组(P<0.05,P<0.01)。结论:针刺加康复与传统体针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针刺加康复明显优于传统体针方法,能够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异常模式的产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针刺疗法 头针  康复疗法 中风

分 类 号:R24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