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茶树油熏蒸处理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tea tree oil fumigation on banana postharvest disease Colletotrichum musa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静玮[1] 苏子鹏[1,2,3] 朱德明[1] 韩志萍[1]

机构地区:[1]农业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湛江524001 [2]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湛江524001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开放项目(SSCRI200906)

年  份:2011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378-3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12614103352)、FSTA、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讨植物提取物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香蕉果实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不同剂量(0~40μL)的茶树油(TTO)及其主要成分(4-松油烯醇、α-松油醇、γ-松油烯和1,8-桉叶油素)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抗菌活性,并用TTO及其主要成分熏蒸处理接种炭疽病菌的香蕉果实,测定果实常温贮藏(25°C,相对湿度75%)的发病情况和TTO处理对接种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TO、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均能显著抑制离体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1.25g/LTTO处理降低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发病程度,0.32g/L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处理对接种果实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显著好于TTO。另外,1.25g/LTTO处理提高了接种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初步研究表明TTO熏蒸处理在控制香蕉果实采后腐烂和提高果实抗病性上具有应用可行性,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关 键 词:病害  农产品  熏蒸 香蕉 茶树油 活性成分

分 类 号:TS25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