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额尔古纳河流域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Communit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phytoplankton in argun River Drainage Area in autum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庞科[1,2] 姚锦仙[1,3] 王昊[1,3] 刘松涛[4] 李翀[5] 吕植[1,3]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3]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4]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拉尔021008 [5]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2001);科技部资助项目(2007FY210100)

年  份:2011

卷  号:31

期  号:12

起止页码:3391-33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08年8—9月对额尔古纳河流域5个重要水体呼伦湖、乌兰泡、二卡湿地、伊敏河和哈乌尔河进行浮游植物调查,结果显示:(1)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82属177种(含变种),以绿藻和硅藻种类最多,绿藻有36属77种,占43.5%,硅藻21属54种,占30.5%;其次是蓝藻,13属26种,占14.7%;裸藻4属11种,占6.2%;其他藻类仅占5.1%;(2)在呼伦湖共有64属121种,乌兰泡47属88种,二卡湿地62属116种,伊敏河41属59种,哈乌尔河32属54种;优势度分析显示:呼伦湖与乌兰泡优势种为蓝藻和绿藻,二卡湿地为硅藻与隐藻,伊敏河与哈乌尔河为硅藻;蓝藻个体密度在乌兰泡与呼伦湖最大,分别为5.17×106个体/L和4.01×106个体/L,而硅藻密度则在二卡湿地、伊敏河与哈乌尔河占优势,分别为1.40×106个体/L、1.84×105个体/L与4.89×105个体/L;此外,聚类分析显示5个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按结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3)与历史记录相比,呼伦湖的优势种转变为细胞较小的坚实微囊藻(M.firma)与不定微囊藻(M.incerta),这种小型化的趋势表明呼伦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4)综合多种指标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估:呼伦湖、乌兰泡为中-富营养水体,二卡湿地为中营养水体,伊敏河与哈乌尔河属于贫-中营养水体。

关 键 词:浮游植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水质  富营养化

分 类 号:Q948.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