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枸杞岛海域春季异养浮游细菌和生态环境因子关系初步研究
Ecolog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terotrophic bacterioplankt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area of Gouqi Island in spr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实验室,上海201306
基 金: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2006AA10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3087192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702)
年 份:2011
卷 号:20
期 号:3
起止页码:437-4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查明海藻场和贻贝养殖场中均以γ变形菌为优势种的异养浮游细菌发挥不同生态作用的环境条件是否相同,以2009年5月底栖海藻和养殖贻贝快速生长期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枸杞岛海域表层水体异养浮游细菌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春季异养浮游细菌在海藻场海域、贻贝养殖区海域和过渡海域丰度均值分别为1.60×108个/L、1.21×108个/L和1.56×108个/L,水平分布为海藻场高于过渡区域高于贻贝养殖场,且藻场中细菌数量约为贻贝场中的1.33倍。海藻场中异养浮游细菌与叶绿素显著正相关,与铵盐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主要归因于大型海藻主要利用硝酸盐而浮游植物与细菌共同竞争铵盐,导致铵盐浓度降低,铵盐成为影响异养浮游细菌生长的限制因子;过渡海域异养浮游细菌和铵盐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有机碳呈正相关;贻贝养殖区中细菌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不明显。因此,叶绿素、铵盐、溶解有机碳是枸杞岛海域春季藻场内外海域制约异养浮游细菌现存量的重要控制因子。研究亮点:本文以异养浮游细菌优势种均为γ变形菌的天然海藻区和人工贻贝养殖场为研究区域,首次在不同生境海域开展异养浮游细菌生态作用的调查,试图理清不同生态群落的存在对异养浮游细菌发挥生态作用的影响机制,为近岸典型生境中微食物环的构建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异养浮游细菌 环境因子 相关性 海藻场 贻贝养殖场
分 类 号:S93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