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新膀胱尿动力学的比较分析    

Comparison of Orthotopic Sigmoid and Ileal Neobladders:Continence and Urodynamic Paramet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小刚[1] 张青汉[1] 叶绪龙[1] 彭伟[1] 桂定文[1] 袁平成[1] 黄耿[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附属黄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湖北黄石435000

出  处:《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年  份:2011

卷  号:26

期  号:5

起止页码:367-3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分析根治性全膀胱术后,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新膀胱的尿动力学结果,为选择更为理想的新膀胱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1月~2009年6月间,将6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A组,男29例,女1例,平均54岁)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B组,男28例,女2例,平均55岁)。术后18~24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储尿囊及流出道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储尿囊最大容量、储尿囊最大内压、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昼尿可控率、夜尿可控率A组分别为(556.0±110.5)ml、(1.695±0.598)kPa、(18.2±2.3)ml/s、(81.3±3.3)ml、90.0%、83.3%;B组分别为(410.2±90.2)ml、(1.784±0.843)kPa、(17.3±2.8)ml/s、(79.3±4.3)ml、86.7%、80.0%。两组储尿囊最大容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储尿囊最大内压、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昼使尿可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术后均获得较好的控尿和排尿疗效,术者可以根据肠系膜的长短,擅长的手术方式选择新膀胱的方法。

关 键 词:浸润性膀胱癌 尿动力学 新膀胱 尿流改道

分 类 号:R737.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